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于2025年2月26日公布了2025至2026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主題為改革創新、提速發展。推出了一系列項利好政策。
圖片來源:攝圖網
民生方面利好措施
社會福利
香港政府計劃向領取社會保障金的合資格人士發放相當于半個月金額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此外,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也將進行類似調整,預計涉及金額約為31億港元。此舉旨在為有需要的家庭和個人提供額外支持。稅務減免: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減免
為了減輕市民的稅務負擔,政府將采取以下措施:
差餉寬減:寬減2025/26年度首季住宅及非住宅物業的差餉,每戶上限為500港元。
稅收寬減:寬減2025/26課稅年度100%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以及利得稅,每項稅種的寬減上限均為1.500港元。這一舉措有助于緩解納稅人的經濟壓力。房地產市場:印花稅調整
為了減輕購買較低價位住宅或非住宅物業人士的負擔,政府對印花稅進行了調整:將征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從原來的300萬港元提高至400萬港元,該政策即日生效。據估計,約有15%的物業成交個案將因此受益,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優化家族辦公室
港府制定有關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和附帶權益的稅務優惠制訂方案,包括拓寬免稅制度下“基金”的定義,增加基金及單一家族辦公室享有稅務寬減的合資格交易種類、優化私募基金分發附帶權益的稅務寬減安排等。
港府會繼續吸引環球資金來港,豐富家族辦公室生態圈。投資推廣署已協助超過160家家族辦公室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并指,即將舉辦第三屆“裕澤香江”高峰論壇,以“香港—為全球,向世界”為主題,凸顯香港作為環球家族辦公室樞紐的優勢。
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專項基金注資:政府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及“市場推廣及工商機構支持基金”合共注資15億元,并優化申請安排。
信貸擔保計劃:通過“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為企業提供信貸擔保,截至去年年底,該計劃已累計批出超過2880億元貸款,惠及近6.5萬家中小企。
還款安排優化:去年十一月重推“還息不還本”安排,為期一年,讓企業可以申請最多十二個月還息不還本。
營商環境優化
貿易便利化:研究修訂法例,便利貿易文件電子化,鞏固香港在國際貿易方面的優勢。
市場拓展:貿發局將推出“電子商務快車”為港商提供顧問咨詢,并舉辦第二屆“香港好物節”,協助企業開拓市場。
上市政策優化:港交所籌備開通科企專線,改善上市審批流程、優化上市門檻、檢討市場結構,就改善股市手數制、優化結構性產品發行機制等提出建議。
全方位吸引企業和資金
陳茂波表示,港府正全力推出更多措施,吸引更多企業或機構落戶香港,(一)引進辦將公布新一批重點企業的名單,涉及十多家企業。連同早前引進的重點企業,未來數年它們會在香港合共投資近五百信元,創造超過二萬個就業機會;
(二)致力吸引海內外的企業在香港設立總部或分部并已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引入公司遷冊制便利在外地注冊的公司將注冊地遷至香港。
繼續優化人才政策
港府全力搶人才,會在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主動邀請頂尖和領軍人才來港發展,并會優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和就業政策,容許具專業技術資格和經驗的年輕非學位專才來港,投身人力短缺的技術工種。
此外,政府還會繼續通過“一帶一路獎學金”等措施,吸引尤其東盟等“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港升學。同時,即將推出一些系列措施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令計劃的彈性增加。
卓信企業提供國內外公司注冊、銀行開戶、年審報稅、代理記賬、商標注冊、ODI境外投資備案等代理代辦服務,如果您有這方面業務辦理需求,歡迎隨時咨詢我司在線客服!